机器人新闻
目前,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体现在系统集成方面,中国80%的机器人企业都集中在该领域,随着系统集成商围绕机器人做整线集成,机器人等专用设备和电气元件等的价格逐年下调,国内企业凭性价比和服务优势逐渐形成进口替代,市场份额稳步上升,现在已经占据了一半的市场。
集成系统以零配件和工业机器人为基础,是未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可达276亿元左右,集成系统市场规模则有望接近830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可达20%。
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扩展迅速。汽车制造产业是机器人应用体量最大的行业,占比超过40%,但是随着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集成应用愈发普及,汽车集成系统已经逐渐走向红海市场,但是在3C、物流自动化等领域依旧是一片蓝海。
中国与美国类似,机器人公司集中在机器人系统集成领域。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过程中,世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日本模式、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模式与美国接近,即本身生产的机器人较少,众多企业集中于机器人系统集成这一块。其中原因是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几家国际巨头手中,机器人本体生产成本过高。
系统集成想从小做大规模并不容易。系统集成企业的工作模式是非标准化的,从销售人员拿订单到项目工程师根据订单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再到安装调试人员到客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最后交给客户使用,不同行业的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很难完全复制。如果专注于某个领域,可以获得较高的行业壁垒,但这个壁垒也使系统集成企业很难跨行业去扩张,其规模也很难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