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o机器人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机器人新闻

机器人新闻

  • 仿人机器人市场前景分析

  •     仿人机器人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等多门科学于一身,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仿人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范畴,是外形类人的机器人,在外形和行为设计上模仿人类,具有手部、足部、头部和躯干等,是一种容易获得人类好感、亲近感并能满足情感认同的一种机器人。

        相较于其他移动机器人,仿人机器人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适合在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中与人类协同作业,或代替人类工作。它不仅可以在有辐射、粉尘和有毒环境中代替人类作业,而且还将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医疗、护理、家庭服务、娱乐、教育、生物技术、救灾等。

        仿人机器人的市场潜力巨大。麦肯锡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疗、增强人体机能、个人和家庭服务、商业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潜在经济影响每年将达到1.1万亿至3.3万亿美元。2014年日本《机器人白皮书》预测,到2020年,日本医疗和护理等服务行业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8万亿日元,是现在的3倍以上。日本《2012年机器人产业市场趋势》报告也指出,到2035年,日本机器人市场约50%的订单将来自医疗护理、教育、娱乐、家政和物流等服务业领域。

        其次,仿人机器人新产品不断涌现。全球进行仿人机器人研发的国家,目前主要有日本、中国、韩国、法国和美国。仿人机器人产品一般可分为大型仿人机器人、小型仿人机器人和仿真机器人三种。这些产品已实现初步产业化,应用领域较为有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在商业领域作为接待员或形象代言人,二是在教育领域作为科研开发平台,或在一些公共场合进行机器人文化的展示和宣传。例如,全球先进的仿人机器人ASIMO已被IBM等7家企业租用,作为接待员。小型仿人机器人NAO则被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中国浙江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全球450余所大学与实验室作为开发平台,开展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另外,NAO曾在上海2010年世博会担任法国的高科技大使,作为吉祥物进行表演,并为参观者提供导游服务。2009年和2013年,我国“汇童”仿人机器人分别开始在广东科技馆和中国科技馆等地工作。

        目前,全球仿人机器人大多都处于研发阶段,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对我国而言,这是一个良好机遇,必须把握住仿人机器人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这一契机,出台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建立共享研究平台,鼓励企业与机器人产业融合,加强相关人才储备,最终抢占这一前沿科技的制高点。

        以上就是进行对仿人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的一个分析,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相信随处可见的机器人应该也离我们的生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