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十一黄金周,离今年的“双11”也就没几天了,而快递行业也早已进入了战备状态。据中国快递协会预测,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快递处理量预计超过10亿件。盘子大、任务重,快递业如何“保畅通、保安全、保平稳”,给消费者带来良好体验?
从2006年的26万件到2016年的6.57亿件,天猫“双11”创造了全球快递业的奇迹。从历史经验看,快递业每年的峰值会变成下一年的常态,今年“双11”仍有一场硬仗要打。
虽然包裹数量逐年增长,但电商通过快递发货的时效一直在提升,包裹发送量过亿的耗时从2013年的48小时降到2016年的12小时。这其中,信息化、大数据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算法、自动化流水线、AGV机器人……走进菜鸟网络位于浙江嘉兴的一个智能仓库,一个直观的感受是“无人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智能仓库,从收货开始,商品就被流水线送入指定区域,智能设备再将商品送往指定货架存储。哪怕货架有7层楼高,智能设备也能灵活地将商品上架或者取出,并且能保持稳定。
而在发货阶段,包裹拣货完成后,也会被自动贴上快递面单,就连最后的封箱也是机器完成,最后被送上高速分拣机,根据不同去向进行分类,整条设备1小时可以分拣超过2万件包裹。
“在收货、分拣和运输等环节,智慧物流对快递行业的改进非常大,基本消灭了爆仓和积压现象。”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快递管理处处长余艳说。
史苗表示,这些智能仓库分布在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城市,不仅有全自动化的流水线,还有各种缓存机器人、拣选机器人,以及机械臂、AGV矩阵等,它们将在“双11”之前完成联调,形成大规模机器人仓群为“双11”服务。
除了菜鸟网络,其他物流服务商也在加大对机器人仓库的投入。如申通快递在多地推出了“小黄人”自动分拣,京东、苏宁和日日顺则通过无人仓库对家电类商品进行全机械化入库、拣选和发货。